两位科学巨匠的聆听

两位科学巨匠的聆听

两位科学巨匠的聆听

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犹太裔美国/瑞士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他们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浮现的两位科学巨匠,为我们当代人所熟知。他们对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影响且统治至今。跨越历史,不同时空域产生的两种物理学思想交汇于同一个核心问题:牛顿引力理论(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对引力的解释。前者认为引力是任意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实在力,其大小与此两物体质量成正比,反比于其间距离的平方。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不含时间因子,这暗喻引力应是一种超距作用,可瞬间实现,无论此两物体相距多远。当代物理学家在使用万有引力定律对天体运动进行力学分析时也从来不会去考虑因距离遥远而导致引力延迟到达的问题,他们实际都在默认引力是一种超距作用;后者则认为物体会导致其周围时空发生弯曲,引力不是实在力而是时空弯曲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天体运动不是受到实在的引力作用,而是在弯曲时空中沿测地线所做的惯性运动。引力这种时空效应通过引力场传播,引力场传播速度为有限速度并等于真空中光速,因而引力不是超距作用。广义相对论还进一步给出证明,万有引力定律是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在物体低速运动情况下的解。

尽管如此,我们当代人对此仍存疑惑:牛顿引力理论和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在引力超距性问题上自始至终不相容且无法调和。这也是此两位科学巨匠留给我们当代人的一份科学遗产。尽管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应该是一种超距作用,却让牛顿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他感叹道:”我还没有能力去从现象中发现产生这些引力特性的原因,而且我无法臆测……我所解释的定律和丰富的天体运动的计算已经足够于说明引力的确存在并能产生效果。一个物体可以不通过任何介质穿过真空间的距离对另一个物体产生作用,在此之上它们的活动和力可以传送自对方,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谬论。因此,我相信,任何有足够哲学思维能力的人都不会沉溺于此。”牛顿于1687年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引力超距性问题已困惑了这位科学巨匠337年,即使在天堂上这个问题依旧缠绕着他;爱因斯坦认为引力随引力场以有限速度传递,因而引力不具有超距性。他还坚持认为,不存在哥本哈根学派主张的那种“鬼魅般超距作用”。在他去世之后,现代物理学理论和实验却一再证实量子纠缠现象的确属于这种鬼魅般超距作用,这一定会让天堂上的爱因斯坦先生感到困惑和惊讶。现在看来,基于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不能获解引力超距性和量子性。或曰,在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框架中试图破解引力超距性和量子性的任何理论尝试都是未果的。物理学在发展,这两位天堂上的科学巨匠需要聆听来自今天UPHY的声音:

1,超距作用

超距作用是一种物理作用,该作用具有两个量化指标。第一,超距作用的传播速度等于超空间速度。超空间速度等于宇宙量子数恒量速度之积。第二,超距作用的最大作用距离等于宇宙半径。,宇宙半径等于宇宙量子数于恒量长度之积。对于今天宇宙,超空间速度等于2.3179*10^69ms^-1,宇宙半径等于3.1254*10^26m。

2,引力子流超距辐射原理

引力子流是由一定数量引力子形成的粒子流。任意两物体之间相互等量辐射引力子流,其辐射能量正比于此两物体质量,反比于其间距离。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使得引力子流辐射具有瞬时性(超距性),导致引力子流在对方物体所属空间处可瞬间形成QSG占据态,这与引力子本身的运动速度无关。该原理的详细表述可详见“UPHY原理和方程”项下No.14 引力子流超距辐射原理

3,引力的生成机制

引力子流是引力产生的物质基础。绝对力、引力和物体质量是超距辐射引力子流同时产生的三种物理效应。引力产生于任意两物体之间相互等量辐射的引力子流空间膨胀绝对力是由一方物体超距辐射引力子流对对方物体产生的作用力,而对方物体必然对此引力子流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大小与绝对力相等,作用方向沿此两物体中心连线并指向该一方物体。在相对运动状态下,该反作用力物理表现为此两物体之间的引力。与此同时,该一方物体辐射至对方物体所属空间处的引力子流并入并成为对方物体的一部分(由质量定理描述)。更多论述和论证可详见“UPHY原理和方程”项下No.43 引力生成机制

4,引力超距性

引力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任意两物体之间相互等量辐射的引力子流,而引力子流辐射具有超距性,导致引力是一种超距性物理作用。引力传递速度等于超空间速度,引力最大作用距离等于宇宙半径。更多论述和论证可详见“UPHY原理和方程”项下No.44 引力超距性

5,引力量子性

引力量子性表现为引力量值是一份一份组成的,基本份额是第二引力子力。更多论述和论证可详见“UPHY原理和方程”项下No.45 引力量子性

6,物体超距性关联

根据引力子流超距辐射原理质量定理及其推论可知,宇宙中所有物体之间因引力子流辐射而普遍具有物质关联。引力子流辐射的超距性导致其中任一物体质量或距离的改变会瞬间引起宇宙中其它所有物体运动状态发生相应变化。因这种物质关联是超距发生的,故将所有物体具有的这种物质关联性称为物体超距性关联。

可定性认为,物体超距性关联导致量子纠缠具有超距性,两者均与引力子流辐射相关并源于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与其它物体和粒子一样,处于纠缠态的诸量子(光子、电子、质子、原子等)根本上是由引力子和三维空间组成的团状物质,均是特定的QSG占据态,其间均存在超距性辐射的引力子流。另一方面,纠缠态量子所有物理特性的全部信息也均包含于镜像宇宙之中。镜像宇宙具有的全息性超空间速度使得诸纠缠量子的全部信息可瞬间在彼此之间实现共享,无论它们相距多远(最大距离为宇宙半径)。

7,质能方程证明引力子流辐射具有超距性

质量定理严格证明:任一物体质量源自且等于宇宙全部物质超距辐射至该物体所属空间处引力子流能量之总和与恒量速度平方之比。质量定理由质能方程给出证实,而质能方程可独立于相对论而获取(详见1.8.5节 质能方程的获取)。质量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正是引力子流辐射的超距性。

愿两位科学神灵可据上述七点就引力成因和超距作用疑惑得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