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宇宙论由比利时宇宙学家勒梅特于1927年首先提出,并于1946年由俄裔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该理论认为宇宙是在大约137亿年前由一个具有无限大能量密度、无限小体积、无限大空间曲率、极高温度的奇点发生大爆炸并膨胀而产生,宇宙演化即是这个大爆炸由热变冷的过程。大爆炸宇宙论是目前科学界推崇的宇宙起源和演化学说,缘于该宇宙模型给出的一些重要理论预言被天文观测所证实,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膨胀的理论预言等。大爆炸宇宙论是基于广义相对论而发展的一个宇宙模型理论,它极大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识。然而,该宇宙模型关于宇宙起源于初始奇点这一理论假设与哥白尼原则和宇宙学原理相悖,凸显其逻辑不自洽性。总体上看,大爆炸宇宙理论仍属于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过渡性和阶段性认识,尚不是对宇宙运行原理和演化机制的真理性认识,其正确性仍有待更多物理实验和天文观测给出进一步检验。
大爆炸宇宙论有两个基本观点有待通过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其一,缘于奇点大爆炸,宇宙演化是一个由热变冷的物理过程,随着宇宙演化进行宇宙温度在逐渐降低;其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是奇点大爆炸产生的残留热辐射场(2.725K黑体辐射)。UPHY对此有不同认识:基于宇宙诸物理量统一解和镜像宇宙的物理特性,UPHY给出严格证明:宇宙背景辐射温度即是宇宙温度且随宇宙演化过程进行而缓慢升高,温升速率恒定且为每一百亿年升高0.8248K;镜像宇宙是宇宙背景辐射的辐射源,镜像宇宙以其全息性和超空间速度遍历实体化宇宙并形成宇宙背景辐射。因镜像宇宙不能被任何物质屏蔽,因而宇宙背景辐射是一种特殊的黑体辐射,具有不可屏蔽性。
UPHY提出两个物理实验设计,旨在对UPHY上述两点认识进行物理实验验证。这两个物理实验设计分别是CMB第一判决实验和CMB第二判决实验。第一判决实验的实验指标是CMB波谱峰值频率+4.89Hz/ 年。也即,CMB波谱峰值频率以+4.89Hz/ 年的恒定速率向电磁波谱高频端移动,这对应于CMB温度每一百亿年升高0.8248K。第二判决实验的实验指标是在密封金属容器中探测仪器仍可检测到CMB。第一判决实验指标一经证实,将成为镜像宇宙客观性的直接证据,同时将否定大爆炸宇宙论关于宇宙温度随宇宙演化进行而趋向更低的理论主张。第二判决实验指标一经证实,将直接证实镜像宇宙的存在,也将否定大爆炸宇宙论关于CMB是宇宙大爆炸残留热辐射场的理论主张。
关于CMB的两个判决实验不仅是对UPHY理论预言的实验验证,也是判决大爆炸宇宙论。鉴于此两判决物理实验科学意义重大,期盼科学界早日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