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种基本物理作用---超距作用

第7种基本物理作用---超距作用

第7种基本物理作用---超距作用

Phi: 量子纠缠具有瞬时性,这是量子力学于1935年提出的理论预言(EPR思想实验)并于1972年首次得到物理实验(费里德曼-克劳瑟实验)证实,也被后续更多物理实验反复验证为真。量子力学认为,对于由双粒子或多粒子组成的量子系统,无论这些粒子相距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测量会导致该量子系统波函数叠加态坍缩,进而瞬间引起其它粒子状态发生相应变化并随机性获得确定状态(本征态)。量子纠缠的这种瞬时性并非是纠缠态粒子之间存在超距作用,而是缘于量子系统的一种内禀属性,即量子系统波函数和波函数坍缩的非局域性。我疑惑,波函数是描述微观粒子量子态的数学方程,处于纠缠态粒子之间绝无可能是通过人类发明的数学方程进行真实的物理联系,那么波函数对应的物理实在是什么?

Phy: 这是量子力学尚不能确定的问题。量子力学主流观点(哥本哈根诠释)认为:波函数不直接对应具体的物理实在,而是提供了对微观粒子各种可能测量结果的概率描述。波函数模平方(概率密度)具有物理含义,表示在某一时空点附近单位体积内粒子出现的概率。微观粒子行为不同于经典物理学和相对论描述的宏观物体,纠缠态粒子之间不需要借助任何物理实在(包括信息)建立和进行物理联系。量子纠缠是由量子系统波函数的非局域性和波函数叠加态坍缩引起的一种物理现象。

Phi: 相距遥远的粒子可以不通过任何物理实在建立物理联系并发生物理关联性?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简单地用“非局域性”就可以搪塞过去的,哪怕是用“幽灵”进行解释我都能接受。这太让人费解,我无法接受这种观点。

Phy: 不仅是你,很多人都想不通,流行着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完全懂得量子力学。我更倾向于这样的一种看法:量子系统中诸微观粒子一定是通过某种物理实在建立物理联系,并使得它们之间可瞬时实现物理关联,而在量子力学理论框架内不能实现对这种物理实在的描述。或曰,在量子力学理论框架内可以很好地描述量子纠缠现象,但不能对量子纠缠形成机制给出正确的物理学描述,在其内对此所做的任何理论尝试必定都是徒劳的。

Phi: 似曾相识啊,就像在经典物理学框架内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对黑体辐射给出完整和准确的物理学描述一样。那么,这个神秘的物理实在究竟是什么呢?不会是上帝吧?

Phy: 上帝是物理实在吗?如果是,那倒是有可能。量子纠缠始于EPR思想实验,竟然奇迹般被随后众多物理实验所证实,这本身已很神奇,而量子纠缠的物理成因使得这种物理现象变得愈加神秘。任何物理理论都有适用范围,超出适用范围强行使用则必然导致谬论。看来,人类需要跳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框架,去建立新的基础物理理论,提出新的物理学原理,进而发现新的宇宙真理,也可顺便解决量子纠缠形成机制这个幽灵般问题。

Phi: 跳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框架?谈何容易!即便能跳出来了,之后呢?朝哪个方向走?

Phy: 在旧理论框架内进行修修补补是找不到出路的,用再多的数学方程也堆砌不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UPHY倒是指出了一个方向并两个方面。方向:对甚微观物理层面(在普朗克长度之下)进行理论挖掘。两个方面:去完成物理学逻辑基础的完备化建设、以太极思想为哲学基础去创建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宇宙模型。前者可以让我们拥有新的逻辑工具用于对甚微观物理层面进行理论挖掘,后者可以使得我们从宇宙最基础和最本质物理层面反观整体宇宙,看清楚宇宙运行的最大道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宇宙的完整、准确和统一的物理学描述。UPHY在此两方面已经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探索,体现于米秒单位制CST模型

Phi: 我对UPHY建立这个米秒单位制(MS制)已有所了解,其物理学进步意义非常之大。庞大的物理学理论系统也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分为上层理论和逻辑基础此两部分。上层理论即是物理学诸分支学科理论,诸如牛顿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光学、电磁学、粒子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物理学上层理论具有向下兼容的逻辑特征。物理学逻辑基础则是物理单位制,它是所有物理学上层理论的共同基础。物理单位制有多种,如厘米克秒单位制(CGS制)、米-千克-秒单位制(MKS制)自然单位制、普朗克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等,其中SI是目前全球科学界普遍采用的物理单位制,也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度量衡。与物理学上层理论相反,物理单位制具有向上兼容的逻辑特征。

物理学逻辑基础和上层理论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是:物理学逻辑基础越深,物理学上层理论的发展空间越大。换言之,由物理单位制定义的基础物理概念越是贴近反映对应的物理实在,则建筑在其上的物理学上层理论对宇宙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就越大。

MS制动了物理学的逻辑基础,逻辑沉降了SI,仅使用米(m)和秒(s)两个基本量统一实现了对所有物理单位的理论定义(MS制物理单位定义系统),以此准确反映了所有物理量具有的一种共性物理属性---多维时空结构。MS制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物理学理论分析方法---多维时空结构分析法。该分析法由两个法则和四个定理组成,即 时空组态法则时空数值法则倒模定理完备物理常数定理物理单位当量定理缺损定理,以此为物理学理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逻辑基础。物理学逻辑基础的这搬沉降必然导致物理学上层理论产生实质性变革和发展。

物理学逻辑结构.png

Phy: 的确如此。 CST模型理论发现的完备时空过程(CST过程)宇宙基础方程(UPHY第一定律)、宇宙基本方程(UPHY第二定律)、信息物化原理(UPHY第三定律)、宇宙信息体镜像宇宙宇宙信息引力子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引力子流超距辐射原理物体超距性关联等新原理和方程在破解宇宙的同时,也显露出宇宙深藏的超距性物理关联之内幕。

Phi: 物理学理论对超距作用都有哪些具体认识?

Phy: 很遗憾,经典物理学否认存在超距作用,相对论坚决抵制超距作用并讽刺它是一种幽灵作用,量子力学否定量子纠缠是一种超距作用,否认存在任何物理实在用于在纠缠态粒子之间实现物理关联。总之,经过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合议后,超距作用被判定死罪,罪状:超距作用违反物质和信息运动速度具有光速极限这一物理学法则。

Phi: 重罪啊!但有没有可能超距作用并没有违反这个法则,也许存在某种物理实在使得超距作用和该法则可同时成立。Okay?

Phy: 很意外,这种情况在21世纪20年代突然发生了改变,UPHY在全球科学界之外悄然提出了超距作用理论,使得超距作用绝处逢生。UPHY不仅豁免超距作用死罪,而且加冕于它莫大荣耀---第7种基本物理作用。我把这个超距作用理论简述如下:

一,      超距作用定义

超距作用是与距离无关且物体(包括粒子)之间通过引力子流超距辐射而瞬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或物理效应的一种基本物理作用。

注1:瞬间是一个时间量并等于恒量时间。恒量时间属于恒量物理量(完备物理常数),其量值等于1.3483…×10^-43秒,可由普朗克时间近似表达。

完备物理常数定理.png

参考阅读:No.03 完备物理常数定理

二,      超距作用的量化指标

超距作用有两个物理特性并量化表述为超空间速度和最大作用距离。超空间速度是镜像宇宙在实体化宇宙中的运动速度,它表示在一个恒量时间内镜像宇宙可遍历实体化宇宙中所有位置,即使该位置位于宇宙半径处。超空间速度既是超距作用的传递速度,也是宇宙信息的传输速度超空间速度等于宇宙量子数与恒量速度(光速常数)之积,今天值等于2.3179…×10^69ms^-1需指出,超空间速度不是任何物体和粒子的运动速度,也不是载体信息的传输速度。

超距物理作用的最大作用距离等于宇宙半径并等于宇宙量子数与恒量长度之积。今天宇宙半径等于3.1254…×10^26m

超距作用的这两个物理指标可根据UPHY第二定律求解,是CST模型关于宇宙诸物理量统一解的两个分项解。

超空间速度.png

注2:宇宙量子数是一个非零且具有上限的自然数序列,使用符号i表示,且i=1,2,3,…,n,..,1.008333333…×10^93。其中,n表示今天宇宙常数,且n=7.7266×10^60,它是今天宇宙量子数的近似值,是镜像宇宙方程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2.725K的联立解。 宇宙量子数的基本含义是:宇宙已具有的完备时空(CST)总数量。

宇宙量子数.png

参考阅读:

No.17 宇宙量子数和今天宇宙常数

No.09 宇宙基本方程(UPHY第二定律)

No.32 宇宙诸物理量统一解

No.35 超空间速度

No.18 镜像宇宙

三,      超距作用形成的物理机制

超距作用的形成机制是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镜像宇宙以其全息性和超空间速度且以最新生成的𝑖个引力子为标准,对已有(𝑖−1)^2个引力子进行信息升级和重整。信息升级使得全部𝑖^2引力子所含宇宙信息相同,引力子重整使得已有(𝑖−1)^2个引力子重整为𝑖^2𝑖个引力子,使得总数量为𝑖^2个引力子保持物理特性全同,并使得𝑖^2个引力子重新形成它们在宇宙三维空间中的QSG占据态。该过程持续时间为恒量时间(瞬间)。

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png

注3: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由引力子全同关系式给出数学表达。

注4: QSG占据态是引力子对一定体积空间中空间量子的占据状态。所有物体和粒子在根本上均是特定的QSG占据态。

参考阅读:

No.34 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

No.30 QSG占据态

注5:引力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所有物体和粒子在根本上均是由引力子和三维时空组成的。宇宙具有的引力子总数量等于宇宙量子数的平方,今天宇宙具有的引力子总数量等于今天宇宙常数的平方并等于(7.7266×10^60)^2=5.9700×10^121个。引力子由宇宙全息图像凝聚生成,其生成原理由物质产生机制给出描述。

引力子16个物理参数.png

参考阅读:

No.20 引力子和引力子表达式

No.11引力子16个物理参数

No.12引力子21项物理相关性

物质世界的唯一基石---引力子

No.42 物质产生机制

注6镜像宇宙是宇宙中的一个唯一性存在,是一个物理实在,它不是物质,而是宇宙信息体虚无作用下物化生成的一个实体化存在。物质不是宇宙中唯一实在,宇宙中实体化存在包括完备时空物理元素宇宙全息图像、镜像宇宙等。在No.18 镜像宇宙这篇文章中对镜像宇宙的数学描述、物理特性、演变趋势、实证性考察等给出了大量论述和论证,充分证明了镜像宇宙的物理实在性和客观性。

镜像宇宙.png

参考阅读:No.18 镜像宇宙

参考阅读:

No.30 QSG占据态

No.16 空间量子化原理

宇宙也玩“搭积木”?

注7:宇宙信息体是一个非实体化存在,纯粹由宇宙信息组成,其组成信息是宇宙已经产生的全部宇宙信息之总和,并规定了实体化宇宙的全部属性。宇宙信息体具有唯一性,镜像宇宙是宇宙信息体的实体化形式。镜像宇宙具有的物理特性量值可根据UPHY第二定律的镜像宇宙方程进行统一计算。镜像宇宙的诸物理特性量值放大1.0083333…×10^93倍准确等于实体化宇宙具有的相应总体物理量量值。对此,UPHY给出的解释是:在虚无物化和放大作用下,宇宙信息体物化为镜像宇宙,并将此物化结果放大1.00833333…×10^93倍生成实体化宇宙,该过程持续时间等于恒量时间。实体化宇宙由宇宙本体和宇宙全息图像组成,宇宙本体即是物质世界并纯粹由所有各种物质共同组成。

参考阅读:

No.33 宇宙信息体

No.09 宇宙基本方程(UPHY第二定律)

No.32 宇宙诸物理量统一解

No.40 全息事件和宇宙全息图像

注8虚无是一种非实体化存在,它不具有物质的任何属性,即不具有质量、能量、时间、空间、温度、电性、磁性等所有物理属性。虚无具有一种自然功能:将宇宙信息物化并将物化结果放大1.00833333…×10^93倍生成全息事件

参考阅读:No.41 虚无物化和放大作用

注9信息分为两大类:载体信息和宇宙信息。这是按照信息的载体和传输速度不同所作出的划分。载体信息即是以香农(Shannon)信息定义为基础所涵盖的信息,是目前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泛指信息。载体信息以物质作为载体,其传输速度不大于光速常数;宇宙信息则是一种较物质更加本质的非实体化存在,宇宙信息不以任何物质为载体,而是随镜像宇宙一同进行超距性运动(传输),其传输速度等于超空间速度。载体信息适用于信息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工程,宇宙信息适用于对宇宙运行原理和宇宙现象的物理学认识。

对宇宙信息的认识是基于UPHY第一定律的太极方程而获得。太极方程是对完备时空(CST)的描述方程,CST是组成宇宙的基本单元。将太极方程中诸CST表达式逐级全部展开,便得到一个导出方程---宇宙信息方程,据此UPHY获得了对宇宙信息的物理学认识。宇宙信息方程表明,物质世界同时还具有另外一种存在状态---全宇宙信息态。也即,相对于单位虚无,物质世界呈现为纯粹的宇宙信息状态。宇宙信息方程明示,宇宙的物理本质不是物质,更不是能量,而是宇宙信息! 从本质上看,任何物体和粒子(物质)都是特定的宇宙信息结构,宇宙信息结构规定了物体和粒子的全部属性,包括它们的所有物理属性。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言“万物源于比特”(It from bit)与客观偏差较大,应为:万物源于宇宙信息(Everything is stemming from cosmic information.)。

宇宙信息方程.png

参考阅读:

No.39 宇宙信息及其分类

No.08 宇宙基础方程(UPHY第一定律)

No.69 宇宙信息方程

四,      超距作用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和物理效应

与超距作用相关的作用力和物理效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引力子流辐射

任意两物体之间存在引力子流辐射,可由引力子流超距辐射原理给出物理学描述。任意两物体之间相互等量地辐射引力子流,其辐射能量正比于此两物体质量,反比于其间距离;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使得引力子流辐射具有瞬时性,导致引力子流可瞬间在对方物体所属空间处形成QSG占据态。引力子流辐射不是引力子流的机械运动,与引力子本身的运动速度(恒量速度)无关。因此,引力子流辐射是一种超距作用。


参考阅读:

No.14 引力子流超距辐射原理

No.34 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

b)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一种超距作用。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无论它们相距多远(最大距距离于宇宙半径),其间可瞬间发生引力作用。万有引力、万有斥力(绝对力)、物体质量的形成是超距性辐射引力子流同时产生的三种物理效应。引力产生于任意两物体之间相互等量辐射的引力子流和空间膨胀。即,任意两物体之间相互等量辐射的引力子流能量因宇宙一维空间恒定增长率(空间膨胀)而产生引力子流瞬时功率,该瞬时功率由绝对力和恒量速度构成。绝对力是由一方物体超距性辐射引力子流对对方物体产生的作用力(斥力),其作用方向沿此两物体中心连线并指向对方物体。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方物体必然对此引力子流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大小与绝对力相等,作用方向沿此两物体中心连线并指向该一方物体。在相对运动状态下,该反作用力物理表现为此两物体之间的引力。同时,该一方物体超距性辐射至对方物体所属空间处的引力子流并入并成为对方物体的一部分(由质量定理描述)。

c)     万有斥力(绝对力)

万有斥力也称为绝对力。万有斥力是任意两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排斥力,它是一种超距作用。万有斥力和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万有斥力产生原理同上。

绝对力.png

参考阅读:

No.21 绝对力(万有斥力)

No.43 引力生成机制

d)     合力范数作用

宇宙所有物质对其中任一物体的绝对力之代数和是该物体的合力范数。将宇宙全部物质对其中任一物体的这种物理作用定义为合力范数作用。任一物体的合力范数等于该物体所含引力子数量与第二引力子力之积。任一物体在合力范数作用下产生绝对运动并保持绝对运动速度等于恒量速度。合力范数作用由合力范数作用方程合力范数作用运动方程给出数学表达。合力范数作用是一种排斥作力,也是宇宙膨胀的原动力。因绝对力是一种超距作用,因而合力范数作用具有超距性,也是一种超距作用。

合力范数作用方程.png

参考阅读:

No.46 合力范数作用

No.47 宇宙膨胀机制

e)     物体质量的形成

任一物体是由宇宙全部物质超距性辐射至该物体所属空间处的引力子流汇聚而成。对此,质量定理给出严格证明:任一物体质量源自且等于宇宙全部物质超距性辐射至该物体所属空间处引力子流能量之总和与恒量速度(光速常数)平方之比。质量定理得到质能方程的证实,而质能方程可不依赖相对论而获取,也即,质能方程并不受局域性限制。根据质量定理可推论,任一物体的总能量等于宇宙全部物质超距性辐射至该物体所属空间处引力子流能量之总和。因而,物体质量是由引力子流辐射这种超距作用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

质量定理.png

参考阅读:No.15 质量定理

f)     物体超距性关联

质量定理表明,宇宙中所有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以镜像宇宙为媒介的超距性物理关联。这种物理关联性表现为宇宙中任一物体或粒子状态发生改变会瞬间引起其它所有物体和粒子的状态发生相应变化。物体超距性关联发生于宇宙所有物体和粒子之间,无论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只是这种物理关联性在微观粒子上表现的更加显著且易于观测。物体超距性关联是宇宙的一个基础性物理法则。

参考阅读:No.36 物体超距性关联

g)    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物体超距性关联在微观世界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超距作用的一种物理表现形式。量子系统中诸微观粒子通过镜像宇宙建立联系并实现超距性物理关联。任一量子系统都不是孤立系统,物体超距性关联使得宇宙所有物质(包括该系统的粒子)运动状态的改变可瞬间引起该量子系统中所有微观粒子状态发生随机性变化。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一直在持续发生,每次操作的持续时间等于恒量时间,这导致这些微观粒子在单位时间(s)内可具有约10^43种不同物理状态(注:全息事件和宇宙全息图像的帧率均等于0.7416…×10^43fps),这是量子力学能够给出量子系统波函数叠加态之数学描述的客观背景。镜像宇宙以其全息性和超空间速度遍历实体化宇宙,这是量子系统波函数具有非局域性性质的物理根源。量子纠缠的超距性与物体和载体信息运动速度具有光速极限这一物理学原则不相悖,因为引力子流超距性辐射不是引力子流的机械运动,是由镜像宇宙全同性操作所导致,这与引力子和载体信息本身的运动速度无关。

综上所述,超距作用是宇宙具有的一种基础性机制,超距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基本物理作用,超距作用不是幽灵作用。

Phi: Oh my god! I’m blown away! Totally astonished! Extremely thrilled! 还真是上帝干得啊!!

Phy: 确切说,是自然上帝之信使---镜像宇宙使然。可以把宇宙信息体定义为自然上帝,以区别于宗教的人格化上帝。UPHY是这样看待自然上帝和宗教上帝的:“上帝”在此系指所有各种认为存在宇宙主宰的宗教宇宙观。这种宗教宇宙观是人类广泛持有的一种宗教信仰,具有数千年文化传承历史。该宗教宇宙观具有其产生的宇宙背景,即是人类对宇宙信息体的直觉性感悟。人格化上帝并非真实存在而是人类对这种感悟的文化摹写,正是宇宙信息体这一客观存在使得人类产生了“上帝”此种宗教信仰。

Phi: 这也许是,不,这是人类对上帝宗教信仰唯一且准确的科学诠释。镜像宇宙是自然上帝的实体化形式,其物理特性几何?

Phy: 镜像宇宙随宇宙演化进行也在持续演变,其物理特性(镜像物理量)也在发生变化,其所有量值和演变规律可根据镜像宇宙方程统一解出。从该方程发现,诸镜像物理量量值均是以宇宙量子数为单一自变量的函数,今天宇宙常数是今天宇宙量子数的近似值,而今天宇宙常数至少可在今后4万年内保持不变。所以,诸镜像物理量今天值的物理学有效期也同样是四万年。今天镜像宇宙的诸物理特性量值在No.18 镜像宇宙这篇文章中给出了计算结果,包括但不限于:

镜像质量:4.1793×10^-40kg

镜像能量:3.7613×10^-23J

镜像长度:3.0991×10^-67m

镜像时间;1.0331×10^-75s

镜像质量密度:3.2677×10^-120kg/m^3

镜像角动量:3.9191×10^-5Js

镜像温度:2.7250K

Phi: 今天镜像宇宙的温度等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今天镜像宇宙的物理尺度仅有10^-67,远小于普朗克长度的10^-35。哈哈!自然上帝竟藏身于甚微观物理层面之中。尊敬又可爱的、万能且无时无处不在之自然上帝啊,汝藏得也忒深了!  

参考文献:完备时空理论(UPHY)